中宵闻零雨,抚枕起躇踟。昏釭栖素壁,流焰照重帏。
感此寂无语,戚然兴我思。我思何郁伊,欲举棼如丝。
少壮不待老,功名须及时。男儿不仗剑,亦须建云旗。
三十尚随人,奚以操笔为。文章可腴道,曾不疗寒饥。
仰屋愧浮尘,俯睐影依依。人生良有命,何独令心悲。
心悲发为白,失脚令身危。欲为绝世行,道远恐不支。
世情忌检饬,敛目俟其疲。谁能七尺身,受此千变机。
役役亦徒尔,多忧得无痴。惟应慎厥躬,古人以为期。
寂夜一首效子建。明代。文徵明。 中宵闻零雨,抚枕起躇踟。昏釭栖素壁,流焰照重帏。感此寂无语,戚然兴我思。我思何郁伊,欲举棼如丝。少壮不待老,功名须及时。男儿不仗剑,亦须建云旗。三十尚随人,奚以操笔为。文章可腴道,曾不疗寒饥。仰屋愧浮尘,俯睐影依依。人生良有命,何独令心悲。心悲发为白,失脚令身危。欲为绝世行,道远恐不支。世情忌检饬,敛目俟其疲。谁能七尺身,受此千变机。役役亦徒尔,多忧得无痴。惟应慎厥躬,古人以为期。
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 ...
文徵明。 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或作璧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,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“衡山居士”,世称“文衡山”,汉族,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。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,诗、文、书、画无一不精,人称是“四绝”的全才。与沈周共创“吴派”,与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(“吴门四家”)。诗宗白居易、苏轼,文受业于吴宽,学书于李应祯,学画于沈周。在诗文上,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 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。在画史上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嘉祥分司元宵。明代。薛瑄。 行台北面是苍山,古柏风生分外寒。又值元宵春一度,谩烧红烛伴清欢。
游洞霄山。宋代。陈律。 白日黄尘客路迷,偶寻幽事入烟扉。云行翠岫鹤争舞,月落青林人未归。自喜身心无世系,愿从岩谷谢朝衣。祥光洞口仙题在,读罢令人悟昨非。
过郧乡寒食日。宋代。张嵲。 苍茫云树渺相迎,山县烧余祗故城。鸡犬不闻仍禁火,经过转见乱离情。
次韵黄子馀惠双井茶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洪适。 荻花枫叶醉为乡,每忆临分一鼎香。枉费光阴惊老大,略无治行愧循良。归心来往鸡豚社,清思消磨雁鹜行。且喜弦歌馀乐地,好诗句句挟风霜。
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二。宋代。韩淲。 日迟无处著诗狂,寄傲僧窗小小房。一阵杨花风澹荡,试回清梦到池塘。